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视点 > 就事论事 > 正文

浅议违法违纪案件形成原因及预防机制的构建

2016年06月15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龙俊承
A+ A

  烟草在线专稿  2005年以来,行业各级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局从严治企方针,相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顿和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治理活动。但不可否认,在严厉打击违法违纪现象、不断加强法制教育、进一步建设完善监督制度的同时,行业的违法违纪现象仍然层出不穷,个别问题还相当严重,严重危害烟草行业的社会形象。这部分人实施违法违纪行为前后到底受到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支配?是否某些固有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结合起来必然导致出现这种心理状态?如何有效制订预防机制,最大限度的清除违法违纪心理的形成环境?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规范自律行为,需从个人违法违纪心理及其形成的内外部环境入手,才能对员工队伍违法违纪问题进行根源剖析,才能研讨对策应对影响发展的瓶颈。

  一、违法违纪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负面效应是员工违法违纪的主要诱因

  当前社会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拉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冲击着烟草员工的思想价值体系。同时,由于烟草工作的特殊性,手中掌握着一定的可支配资源,在与管理相对人的接触中,容易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侵蚀。在一些业主、当事人等争相公关的情况下,部分烟草员工经受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有的甚至丧失了抵御能力,成了金钱、物欲的牺牲品。

  (二)个别单位内部的监管环境松散是员工违法违纪现象滋生蔓延的温床

  员工置身于一个单位之中,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会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群体暗示效应的结果。其他人员尤其是单位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必然会对本单位的其他人员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近年来烟草行业接连出现的违法违纪案件,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基层工作人员等纷纷堕落,对烟草员工队伍震撼很大。从积极的方面看,体现了烟草行业惩治腐败、加强内部规范建设的决心和成效,从消极的方面看,看到自己敬畏的领导腐败堕落,看到有的领导说一套做一套,广大员工产生了信任危机。对于个别自制能力比较差的员工,则容易引发一种效仿心理。

  (三)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异是支配员工违法违纪行为的罪魁祸首

  从诸多违法违纪案例中可以看出,违法违纪的员工无一不是在这样或那样的环境中发生了人生观、价值观的蜕变。他们普遍模糊了作为一个烟草行业中的一员所应遵循的基本工作准则,否认作为一名烟草员工所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理想价值目标,要求一切事物顺从个人的利益欲求。以下是几种典型的违法违纪心理模式:

  1、贪婪心理。贪婪是一切贪利性违法违纪行为的共有心态,是走向违法违纪道路的主要思想基础。具有贪婪心理的人,为了钱财,可以不择手段,铤而走险,采取各种形式,甚至冒着被查处的代价,肆意与烟贩子内个勾结、倒卖卷烟、烟叶。  

  2、侥幸心理。不少员工违法违纪,都是侥幸心理占上风时陷进去的。一方面,他们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生活上有保障,并不愿意因违法违纪而丢掉公职,希望“鱼与熊掌”兼得;另一方面,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智商较高,往往自认为身份特殊,保护伞厚,且行为隐蔽、方法巧妙、手段高明、赃证匿藏天衣无缝,或相信朋友不会出卖自己,在自信能侥幸过关的情况下实施违法违纪行为。

  3、失衡心理。有些员工违法违纪的最初阶段,不具有利用职务非法谋利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但看到身边的人违法违纪并未受到应有处罚,而且获取了不菲的经济利益,从而产生极度不平衡的心理状态,最终导致铤而走险,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

  4、虚荣心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拥有实权的某些个人爱慕虚荣,一心追求个人享乐,被金钱、人情和关系所包围,成为“糖衣炮弹”袭击的对象。他们思想上逐渐放松了警惕,从拒绝吃请到逢请必到,寻欢作乐。当染上黄、赌、毒恶习,入不敷出后,便从接受一般礼品到收受巨额钱财,断送前程。

  二、违法违纪行为预防措施

  (一)强化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应当看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烟草员工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样,以往的自上而下单一讲奉献精神的思想政治工作已不适合当代烟草人。与此同时,近年来烟草行业内部规范建设的深入开展、现代烟草建设等要求接踵而至,对烟草员工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工作、生活压力明显加大,由此引发的烟草员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建议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专业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多组织团体活动,着力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进一步完善落实谈心制度。在员工升职、换岗必谈的基础上,建立日常谈心制度和定期汇报制度,要坚持理想信念教育,解决精神支柱问题。教育烟草员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不断灌输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通过定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汇报,加强对基层员工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引导出现不正常心态的员工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

  (三)适当的组织理财知识培训,加强员工理财能力。违法违纪行为的大部分追求目标是物质享受,而物质享受离不开经济基础。因此,可以有意识地举办有关理财知识讲座,灌输新的理财观念,引导基层员工合理的分配收入,戒除过度铺张浪费的消费方式,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将多余的资金及智力投入到各类资本市场进行运行来增加经济能力。同时,要强化预防教育,结合实际对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反面典型案例进行总结,用于教育和警示员工,教会员工如何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走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防止重蹈覆辙。

  (四)加强法制、廉政宣传和教育,尤其是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打牢员工的思想基础,烟草行业的反面典型教育普遍偏好于其他单位、其他部门的违法违纪案例,其实这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在作怪。行业的反面典型材料,特别是本单位的违法违纪案例更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管理、监督部门在教育培训工作中,要以更为直观的方式计算经济账、政治账,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警惕心理,增加其维护法律、维护廉政建设的自觉性,筑牢思想防线,使其做到“使其不为,使其善为”,使各种社会的诱发因素在烟草行业没有立足之地。领导和队伍管理、监督部门的同志,要以人为本,多与员工交心谈心,了解员工的真实思想,了解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了解员工最需、最盼什么等,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工作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五)积极探索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在加大预防和惩治违法违纪力度的同时,要贯彻好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认真落实同工同薪政策,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推进“薪酬”改革以来,行业明显加大了烟草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但从成就员工来看却成了“干打雷不下雨”,远远落后于物价的上涨。不少基层单位为了解决员工待遇问题,普遍存在着“打擦边球”和“尊重历史”的情况,不但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而且助长了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工作经费、员工待遇问题必须与社会消费挂钩,通过建立保障机制,关爱员工的权益,做到“使其不想,使其好为”;同时,改革奖惩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做到“使其不怠,使其永为”,以更好地执法为民,服务为民。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