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视点 > 就事论事 > 正文

烟草行业文化的静止与流动

2014年11月21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青禾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引:烟草行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始于组建之初,至今已然经历30年有余。烟草行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有躁动似火的热情,亦有平静如水的温和。从近几年来看,自2005年烟草行业开始系统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打造服务品牌起,行业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热情高涨、轰轰烈烈的时期,行业上下致力于行业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对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与创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以行业共同价值观、行业愿景、行业使命、行业精神、行业行为信条、行业行为准则为主要内容的行业主体文化架构体系建构成型,并被行业六十几万名员工广泛认知、深刻践行;《中国烟草企业文化评价体系》、《中国烟草视觉识别系统》、《烟草行业共同行为规范》等行业文化建设体系、标准相继发布实施;精益文化、安全文化等亚文化建设扎实有力推进;各地服务品牌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烟草行业文化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态势。

  但随着行业文化建设得到系统、全面提升,各项标准、体系相继建成完善后,烟草行业文化建设似乎进入一个平静期,在行业诸多重要会议中,“文化”等字眼鲜被提及。较之之前轰轰烈烈的文化建设运动,当前烟草行业的文化建设现状,显然给人“落差较大”的感觉,基于两者的对比,难免让人疑惑:行业文化建设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系统建设期后,未来的方向会在哪里?

  对此,以笔者之见,这是行业文化建设本身具有的流动与静止两个不同属性的区别,亦是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两个不同阶段与环节。但这两个阶段与环节并非截然对立,而是承接顺然、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流动期,才能为静止期的平静与“不作为”保留足够的活力;而企业文化也只有经历了平静如水的静止期,在静默中思索,才能积攒足够的正能量,从而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思考下一轮的文化改革与创新,进而迎来新一期的文化流动与变革。

  一、行业文化建设的流动性,是为全面、系统实践行业文化建设理论

  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得以兴起并快速传播,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世界掀起了热潮,在进入21世纪后这种热潮得以延续和加强,以致企业文化在当前成为企业的“护照”,似乎进入了一个“不谈企业文化、不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便难登大雅之堂”的状态。

  由此,诸多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研究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烟草行业在全面推动“卷烟上水平”的过程中,亦高度重视行业文化建设工作。但客观地讲,企业文化并非在企业文化理论得以兴起和强化后,才“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着的,但这种成长在企业未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进行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下,是自发生长的。这种自发生长的状态,既有可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助推力,亦有可能对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正是自发生长的企业文化具有这种两面性,才迫切需要企业去系统思考、实践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即是通过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助推力,而减弱或消除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阻碍力,确保企业文化定向发力,使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正能量。

  近几年,烟草行业轰轰烈烈的文化建设运动,即是行业上下进行系统、全面企业文化建设,凸显企业文化流动性的真实写照。在这一时期,行业对伴随着行业发展而生长起来的企业文化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甄别与筛选、改进、确认,为行业发展进一步找准了适宜的文化基因,剔除了不适宜行业发展的“文化因子”,为全面推动“卷烟上水平”提供坚实的文化软实力保障。这一过程,是行业上下全力、系统地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过程,亦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在形式上表现为中国烟草主体文化架构体系、《中国烟草企业文化评价体系》、《中国烟草视觉识别系统》、《烟草行业共同行为规范》等规范和系统,在实质上,以行业主体文化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得以强化,行业上下围绕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的定向凝聚力显著增强。但同时,也应看到,行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成果,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检验,需要行业上下去耐心观察行业文化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正能量效应以及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细节和方面,是为文化的新一轮革新做好准备。在此期间,是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静止期。

  二、行业文化建设进入静止期,是为思考、谋划新一轮的文化革新与提升

  企业通过轰轰烈烈的文化建设运动,把企业文化的流动性充分地激发出来,为企业文化的自我革新与提升,积攒了充分的能量。但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把这一能量,转化为助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便需要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来沉淀和转化;同时亦起到一种“以观后效”的目的。毕竟企业文化在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被广泛地调动起来,文化建设工作成为日常工作的重心,所调动起的资源、所赢得的支持,是丰富而广泛的。这种大力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环境,不可能亦不必要长久保持。长期而热情高涨的企业文化建设运动,容易让企业陷入一种“燥热”、“亢奋”的状态,过高地评价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成效,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应当是在静默平静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而不是一味地在“锣鼓喧天”的环境中,宣扬文化,热衷造势。

  当前,行业的文化建设正处于这样的一个平静期,是为沉淀、转化行业自2005年以来围绕“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而轰轰烈烈开展的文化建设工作成效。同时,亦是在审时度势判断行业当前新的发展态势下对行业文化革新的新要求。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当前行业文化建设工作“平静如水”的状态。行业在平静中,积攒能量,既是在默默地转化前期文化建设工作的成效,亦是在冷静思考未来行业文化革新的方向与重点。

  总的来看,行业在这一文化建设的平静期,少了前期文化建设运动的轰轰烈烈,但对文化的思考未曾停止。从提出“烟草行业要把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烟农和零售户收入增长、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重要责任”的“四个定位”,到提出“全面提升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控烟履约、规范管理、干部队伍形象”的“五个形象”,行业在战略层面对文化建设的思考与谋划,从未停止。同时,行业基层各下属单位亦在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和服务品牌建设工作,重抓践行、重抓服务,上下联动将行业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三、在文化的流动与静止的动态变化中,推动行业文化纵深发展

  企业文化的流动与静止状态,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在文化的流动期,亦伴随着文化的思考,唯有带着思考的文化实践,才能及时校正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偏差;在文化的平静期,是带着推动文化流动的“冲动”,在谋划着新一轮的文化革新。正是在文化的流动与静止中,让文化既有变革的激情,亦有默默的践行;既有管理者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亦有广大员工理解企业文化的冷静。在企业文化的流动与静止的动态变化中,企业文化得以从管理层的理念构想,走向广大员工知行合一的实践,进而推动文化的落地生根。

  当前,行业发展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行业文化作为助推行业改革发展的软实力保障,亦需纵深推进以全面助力行业“三大课题”的实践。而行业文化通过30余年的沉淀与积累,尤其是近几年的系统建构,已打下坚实的基础,亦将行业的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高的层次。行业文化建设要想获得更高的提升,取得质的飞跃,是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耐得住平静期的“寂寞”与“不作为”,但不停止对文化的思考与谋划,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在当前注重量的积累,脚踏实地,一步步地推动行业文化从量变走向质变,迎来新一轮的文化革新与发展,为行业实践“三大课题”提供坚实的文化软实力保障。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