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烟区专述 > 正文

湖北恩施全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开启新天地

2012年07月10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恩施日报》报道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恩施日报》报道    一道道水泥路在田间延伸,一条条水渠在烟地纵横交错,一座座育苗大棚在山间排列,一栋栋特色民居在青山绿水间点缀。在恩施市望城坡村踏访恩施“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眼前的景象让人惊叹。

  这里是展示恩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之一。

  时间回溯到2007年。这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要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努力推动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

  这年12月28日,州政府召开烟草工作会议作出部署,要求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以现代的基础设施、现代的科技、现代的烟农队伍,打造具有恩施特色的山区现代烟草农业。一条由传统向现代跨越的新路自此趟出。

探索之路:望城坡上放飞新希望

  2007年以前,望城坡村不通公路,“望到城,走得疼”成为该村交通的真实写照,年人均纯收入一直在1000元以下。“山下是美洲,山上是非洲”,这是当地村民无奈的自嘲。

  2008年1月2日,对望城坡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州烟草公司与恩施市政府共同签订了望城现代烟草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开发协议。这个小山村从此改变命运。

  自协议签订以来,园区累计投资超过两亿元,数以千计的建设者和烟农们挥洒汗水,在园区实施了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68项,交通、通信、水利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全部改善。“祖祖辈辈都盼望的路打通啦,水也接通啦,这下有奔头了。”村民们终于有了幸福感。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各项示范逐一在园区里试验和推广,新型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诞生,烟叶生产开始实行专业化分工试点,育苗、大田生产、采收运输、烘烤和分级扎把生产专业队,机耕、植保服务队相继成立,对烟叶种植主体实现有偿专业化服务。特种养殖、生物有机肥的生产与循环利用、烟叶生产机械化相继在园区出现。

  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根本转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科技园区烟叶单产较原来增加13.22%,烤烟上等烟比例提高2.83个百分点,单价大幅提高。2011年园区烟农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现在,园区已建设成为全州特色农业的新看点、城郊旅游的新热点、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在这里视察后评价:“恩施‘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的设施水平、生产管理水平、生产组织化水平以及党委、政府的支持力度令人震撼。”

规模之路:“星火”呈燎原之势

  望城坡上这个示范点好比现代烟草农业的“星火”,全州以点带面,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已呈燎原之势。

  2009年,恩施州设置的省、州、县三级现代烟草农业试点达14个。新型土地经营模式,与开发公司、烟叶农场、烟农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专业户等多种经营管理形式相结合,将分散生产的烟农组织起来,推进规模化种植,极大提升了集约化经营水平。

  2010年,全州现代烟草农业开始由试点转入全面推进阶段,利川市柏杨、汪营基地单元成为全国首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单位。2011年,全州又启动恩施市盛家坝、咸丰县高乐山和丁寨、宣恩县晓关、鹤峰县燕子、建始县高坪6个基地单元建设。利川市还成为湖北省唯一、全国32个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县市之一。

  在山区实现规模化种植,提升集约化经营水平,土地治理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推进山区现代烟草农业的“命脉”。按照“宜平则平,宜台则台,宜坡则坡,宜梯则梯”的原则,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仅2011年,全州烟草部门就整治土地1.9万亩。今年,基本烟田土地整治仍在稳步推进,土地整理与修复当年进行、当年种烟、当年见效。

  在烟草行业大力投入设施建设的同时,全州还按照“各出一道菜、共办一桌席”的建设模式,积极整合国土、交通、水利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共同开展烟区道路、电力配套、土地整治、流域治理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烟区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截至目前,烟草部门用于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累计己超过12亿元,全州烟水配套受益面积104万亩,烤晾房设施建设受益面积40万亩。

科技之路:现代烟草农业的支撑点

  “离开了科技支撑,就谈不上现代烟草农业。”州烟叶科技推广中心主任王瑞说。近几年,全州通过“打造一个平台、建立两支队伍、密切三个合作”,加强科技研发与成果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个平台”即“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示范区科技研发平台,主要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清江源”烟叶品牌开发、特色品种选育、烟区生态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研究。“两支队伍”即以州烟叶科技中心为主导、县市试验站为辅助的内部研发队伍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外部研发支持队伍。“三个合作”即密切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的联系,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项目研究。

  以“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工业、商业、科研三方联合演绎了一曲“大合唱”。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省烟草科研所、省农科院土肥所等多个科研院所先后进驻园区,开展试验示范研究。

  目前,全州烟草系统有4项研究通过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3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励,3项获专利授权,共有13项新科技成果在全州烟区推广应用。

  如今,一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生产方式,通过加大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达到保持烟叶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烟草农业形态已基本形成。

致富之路:今昔对照两重天

  向现代烟草农业进军的根本宗旨,是让烟叶产业增效、烟农增收。

  “开发前,我们一家四口守着8亩地,一年忙到头也就勉强填饱肚子。现在,我把土地租给烟草公司搞开发,一年下来净挣1万多块。”望城坡烟农合作社的陈忠银高兴地说。

  新型土地经营模式和烟农合作社的建立,使望城坡的老百姓“人人有事干、户户都增收”,村民实现百分之百就业。

  2008年,望城坡村人均收入为3342元;2010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4790元,初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目前,全州现代烟草农业推进区域面积达48237亩,种烟主体有3434个,户均种烟14.05亩,种烟专业户占种烟主体数的73%。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向山区推进,像陈忠银一样致富的现代烟农正在成批涌现。

  同时,“清江源”特色优质烟叶的品牌效应彰显,成为国内市场抢手的“香饽饽”。宣恩县、利川市、咸丰县、鹤峰县的烤烟己进入“黄鹤楼”“芙蓉王”“利群”等全国知名中式卷烟品牌主配方;建始县和恩施市的白肋烟进入“都宝”“中南海”等混合型卷烟品牌的主配方。我州与湖南、浙江、安徽、山东等省的8家国内重点省级卷烟工业企业联办的优质烟叶基地,烟叶调拨率己达到95%以上。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