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河南省社旗县烟叶生产的“四大变”

2013年10月28日 来源:烟草在线社旗消息 作者:季丰成
A+ A

  烟草在线社旗消息  如今,河南省社旗县的烟叶生产工作,运行发展良好,令人刮目相看,育苗工厂化,烘烤密集化,田间管理科学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沟、路、渠硬化、美化。一派现代化烟草农业发展的新气象。

  放眼望去,社旗烟区与过去相比,变大了、变美了、变强了、烟农变富了。全县360多座烟叶育苗大棚,彰显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工厂化气息;一万多座密集型智能化烟炕,矗立在烟区的道路两旁;六万多亩烟田内的机井红房,躍眼夺目;错落有致的一排排沟渠、一条条田间道路、一座座塘坝,四通八达;成片连方的烟田规模扩大,田成方、路成网、沟相连;烟农开着小汽车在烟区内四处奔忙。

  一变:零星分散育苗变成了育苗工厂化

  依靠科技发展烟叶生产,强力推行烟叶育苗工厂化,改过去一家一户零星分散育苗变工厂化育苗,由烟草公司统一出资,先后在全县8个乡镇集中建设了20多处育苗工厂,共建设360多座漂浮育苗大棚,烟农移栽烟叶时,可直接到大棚内拉运优质壮苗,不但提高了烟苗的质量,还确保了壮苗下地的成活率,为烟叶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目前,全县工厂化育苗率已达到百分之百。

  二变:陈旧的“土烟炕”变成了先进的智能炕

  炕烟关系着烟农的种烟效益,过去,烟农一家一户自己建造“土坯炕” ,烘烤的烟叶质量差,种烟效益低,为改善烟叶烘烤条件,这些年,该县烟草公司根椐烟叶生产发展情况,逐年对旧炕房进行改造,并大力推广先进的密集型智能化烟炕,先后在全县200多个植烟村中,集中建设了连体炕烟群1000多处,共建造了1万多座先进的智能化标准烟炕,每座炕每次能容纳400多竿鲜烟,既提高了炕烟的质量,又提高了炕烟的效率和速度,免费供烟农进行烟叶烘烤,还配备了烟叶烘烤的图表和电机组、温度计等,有效保证了全县6万多亩烟叶的烘烤需求,彻底消灭了过去一家一户使用的“土坯炕”。

  三变:靠天种烟变成了旱涝水浇田

  社旗县因地处豫西南的东大岗覆地,过去种烟完全是靠天收,效益无保障,旱了无法浇,涝了没法排,为扭转这一现状,近几年来,该县不断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在规划轮作的烟田内,打井挖渠,建造塘坝,开挖排水沟,硬化道路,铺埋管网,架设电线,因地制宜,兴水除弊,近六年来,新打烟田机井1000多眼,修建塘坝20多座,开挖排水沟8万多米,铺埋管网3万多米,架设电线6万多米,硬化道路50多公里等,使全县的烟田,基本上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沟相通、渠相连、田成方、路成网的新局面,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

  四变:落后的生产陋习变成了科学化管理

  种植分散,管理粗放,整地施肥起垅不科学,病虫害防冶不到位等等,过去烟叶生产中的种种陋习,被如今的科学管理所取代。种植规模化,取消“豆腐块、面条田”,推行规模连片集约化种植,连片成方的烟田面积达到百分之95以上,最大的连片烟方达3000多亩;管理科学化,县、乡、村三级层层成立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集中管理,分级负责,以科技为支撑,共同为烟叶生产提供精细化的管理;耕作机械化,县烟草公司统一购置拖拉机、旋耕机、起垅机、移栽机、喷雾机等,让烟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轻松种烟;生产专业化,层层成立植保专业队,机耕专业队,采收专业队,运输专业队,移栽专业队,烘烤专业队等,为烟农提供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烟区变了,服务更具体了,烟农种烟更加有利可图了,并逐渐变得轻松富裕了。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