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安徽皖南烟多措并举开展“两控三优化”工作

2013年04月02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3月15日,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烟技员王中华(左)在仔细清点烟农徐德平领出的烟苗。

  3月15日,安徽省芜湖县花桥镇烟农徐德平开着三轮摩托车到育苗大棚里领烟苗。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烟技员王中华拿出《分次供苗及苗盘回收记录表》和《供苗指导单》,严格按照上面的供应亩数、供应盘数和苗盘规格,一盘一盘清点徐德平领出的烟苗。

  “王师傅,这么认真啊!”徐德平笑着说。“呵呵,烟叶种植是有严格计划的,一点也不能多啊!”王中华边说边在记录表上如实填写着数字。

  在皖南烟叶公司,严格控制种植规模已经成为全员共识。皖南烟叶公司总经理王道支说:“2012年烟叶种植比较效益好,今年农户种植积极性非常高。因此,我们紧紧围绕国家局要求,把控制总量作为当前首要工作,把思想统一到控制总量、提升质量上来,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稳定发展规模、突出烟叶质量、优化烟叶等级结构,全面提升皖南烟叶发展质量。”

  今年,皖南烟叶公司采取了“两控三优化”(控苗、控肥,优化区域、优化户均规模、优化田块)的措施,将控规模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以“控”为先、以“优”为本,为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两控”确保规模控住

  “皖南烟区规模不算大,2012年种植烟叶12.2万亩,收购烟叶36.8万担。近年来我们着力发展焦甜香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烟叶日益受到卷烟工业企业的认可。去年收益比较好,所以今年烟农种烟积极性非常高。如果按照烟农意愿,今年收购计划增加15万担都打不住。”皖南烟叶公司副总经理徐玉亮说,“但我们没有盲目扩张,而是‘控’字为先,突出质量,积极给相关政府部门和广大烟农做工作。”

  为了确保计划落实到位,皖南烟叶公司在移栽前依据起垄面积,与烟农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分解表》和《提高质量、优化等级结构、专业化服务奖励协议》;倡导“每户烟农少栽1~2亩烟”,动员烤房容量超过面积匹配要求、预留不适宜种烟田块、户均规模较大以及资金、劳力缺乏的烟农适度减少移栽面积。烟技员与烟农做好沟通,有针对性地分户制定减少面积任务表,重点压缩面积过大、烤房或烟田存在问题农户的种植面积。皖南烟叶公司规定,对超计划的烟站,在年终综合评比中扣分,并按照问责制度对相关负责人严肃处理。

  皖南烟叶公司的做法得到了广大烟农的理解和支持。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双乐村烟农甘仕平对记者说,他去年种烟380亩,今年将面积减少到370亩。芜湖市芜湖县花桥镇五四村烟农朱小军的种植面积也从去年的186亩减到了今年的168亩。

  在生产过程中,皖南烟叶公司采取了控苗、控肥的“两控”措施,严格按合同面积供苗供肥,确保烟苗和肥料到户供应准确率达到100%。

  在供苗环节,皖南烟叶公司制定了《2013年烟苗专业化供应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计划供苗。烟站和管服小组如在验收中发现烟农违反要求,不按标准使用、私下调剂使用或买卖烟苗,对其开具《技术落实整改通知书》,并依据与烟农签订的《提高质量、优化等级结构、专业化服务奖励协议》,扣除其质量结构奖励。

  在供肥环节,统一建立烟农购肥档案,逐户核实烟农种植面积与肥料匹配情况,发现问题的要及时追查和落实整改。烟技员按照技术中心审批的区域施肥配方标准,为烟农开出购肥指导单。在起垄施肥环节,对田块墒情不好或烤房容量超过匹配面积的农户,烟叶公司适当减少其种烟面积,并确定每户烟农都有专人施肥。对生产结束后烟农手中剩下的肥料,烟站统一组织退肥。

  皖南烟叶公司绩效评估中心依据技术中心审批的区域施肥配方标准,对区域内烟农配方供肥和精准施肥进行专项考核,对出现超卖(未执行套餐供肥)和烟农超用情况而未阻止(未执行精准施肥)的部门和职工,按照问责制度严肃处理;烟站在验收中发现烟农违反技术和生产管理要求,多用或滥用肥料的,可开具技术落实整改通知书,并依据签订的协议,从质量结构奖励中扣除其奖励。

“三优化”促进质量提高

  “我们没有简单地为控量而控量,而是在控规模的过程中主动调整结构,淘汰不适宜区域和田块,不断增加优质特色烟叶的比重。”徐玉亮说,“2012年,皖南烟区上等烟比例为54.4%,下等烟比例为6.6%。今年计划把上等烟比例提高到62%以上,下低等烟比例控制在5%以下。”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皖南烟叶公司在“两控”的同时实行了“三优化”措施:优化区域、优化规模、优化田块。

  优化区域就是根据皖南特色烟叶种植区划,选择生态环境有利于特色优质烟叶生长、基础设施较好的区域种植烟叶,逐步淘汰不适宜种烟的区域。徐玉亮说,今年有的村主动提出要种烟,但烟技员去了一看,当地自然条件达不到生产优质烟叶的要求,便通过做工作打消了他们的念头。今年皖南烟区共减少5千多亩不适宜种烟的田地。

  优化户均规模是指优化烟农种植规模。烟农种植面积小了达不到规模化要求,而种植面积太大或发展太快又容易造成管理不到位,降低烟叶质量和亩均收益。因此,皖南烟叶公司根据烟农生产管理能力,指导烟农找到规模和效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优化田块就是引导烟农淘汰低洼易积水的田块、容易产生病虫害的田块以及土壤污染的田块。据了解,今年皖南烟区减少了七八千亩不良田块。

  控规模、调结构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皖南烟叶公司从维护烟农利益、降低技术风险的角度,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烟叶生产形势,与相关部门一道,引导烟农保持适度种植面积,合理调整户均种植规模。黄渡乡政府烟叶工作办公室主任裴志军说:“政府部门十分理解和支持烟草部门控规模、调结构的举措。烟叶如果超产就会影响行业稳定发展,行业不稳烟农何谈增收?烟农要增收,提质增效才是出路。”

  为了让广大烟农转变观念,皖南烟叶公司组织烟技员给烟农宣传调结构的意义,引导他们走以质量求发展的路子。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东华山村烟农郑金华种烟有四个年头了。在烟技员的指导下,他认识到了提质增效的好处:“通过这些年种烟的经历我认识到,一味追求高产量不一定能带来高效益。因为要高产,就要多下肥,采收和烘烤的成本也会增加,关键是产量过高容易造成上等烟比例少。下低等烟基本不赚钱,超出正常产量的烟叶对增加效益是无效的。与其费神费时地把产量搞高,不如细致地把正常产量烟叶质量搞好。一句话,就是多搞好烟,以提升质量来增加种烟效益,这才是正路。”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