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烟农合作社助推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富农添活力

2013年03月12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中国网报道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中国网报道    从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主要依靠手工作业,到如今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以及信息化管理,近年来,烟草行业在建设现代农业,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深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烟叶产区生产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批综合服务型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烟叶种植区破土而出,带动越来越多的种烟农民从“小生产”走向“大合作”,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走向专业化的联合生产,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惠农富农的合作社建设之路。

  引导不代替 扶持不包办种植在户 服务在社

  “合作社好嘛,我们现在感到种烟轻松了许多,收入也提高不少。希望以后合作社越来越兴旺,我们农民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对于生产方式的变革,种烟农民的感受最为真切,湖北省恩施州南坪乡农民李彦华道出了当地很多农民的心声。

  自2007年以来,烟草行业在各烟叶产区积极创新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开展合作社研究和试点工作,确立了烟农专业合作社“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发展方向和综合服务型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种植在户”,与农民的自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服务在社”,切实把烟农从劳动强度大、技术难度高的环节解放了出来,大幅提高了专业服务水平,为种烟农民提供了优质服务。

  作为种烟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在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过程中,种烟农民占主体地位,烟农专业合作社充分体现种烟农民自愿入社、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我们希望烟草企业能牵头帮我们把合作社搞起来,把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扶上马,再让我们自己来独立操作事务,这样我们也更安心些。”贵州种烟农民胡大厚一席话说出了很多种烟农民的希望。

  针对烟农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经济实力差、发展能力弱的实际困难,烟草企业对专业合作社加强指导、服务和扶持,做到“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包办、引导而不代替”。其中,烟草行业基础设施投入是对烟农专业合作社最大的政策支持,也是烟农专业合作社最大的优势。

  在贵州,烟草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向烟农专业合作社覆盖的基地单元倾斜,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和优化种植布局,形成了一批适合大面积机械耕作的平整土地;并且出资兴建了育苗大棚和烘烤工场,形成100%育苗覆盖和100%密集烘烤,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合作社的人力负担和资金压力;同时将烟叶生产扶持资金向专业化服务加大投放比重,除了在育苗、分级环节的传统补贴外,还对旋耕、起垄、植保、烘烤等环节按照服务量进行适当补贴,最高达到70元/亩的补贴标准。

  在烟草行业的大力扶持下,一批像湖南鸿运、金醇,贵州敖溪、平坝,云南红云、子午,四川南阁,福建桔叶,湖北汪营等高水平的烟农专业合作社涌现出来,呈现勃勃生机,“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具有烟草行业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初步形成。

  减工降本 提质增效全面覆盖全程服务全体收益

  烟叶是合同种植,与种植其他作物相比,种烟农民不存在“生产资料难买”、“农产品难卖”、价格大起大落等市场风险问题,而是迫切需要生产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这是烟农专业合作社职能与一般农业合作社的区别之处。

  在各地探索中,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将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以及单家独户难以完成或完成不好的环节统一起来,由合作社组织专业队统一请工、机械作业、统筹烤房完成;烟叶生产物资的购买,由合作社向烟草企业统一调运调配。同时,专业服务价格严格遵照低于市场价的原则,由合作社成员一起商定。

  目前,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在完善和提升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5个环节专业化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移栽、施肥、采收、运输等环节的专业化服务,逐步形成“5+4”关键环节的全程服务。

  全程服务真正推动了“减工、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湖北省恩施州汪营合作社的社员算了这样一笔账:合作社通过统一组织、统一服务的方式,推广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种植专业户亩均减工13.67个;家庭农场亩均减工15.62个。按照当地工价80元/个测算,减去烟农购买专业化服务支出后(约400元),种植专业户(15亩左右)亩均减少用工成本约694元,家庭农场(50亩以上)亩均减少用工成本约850元。

  据统计,2011年,全国已建成的烟叶基地单元亩均用工24.8个,较传统烟叶生产用工减少10个左右,种烟农民间接增收300元以上。在一些合作社建设水平较高的基地单元,亩均用工降到20个左右甚至更少。

  湖北柏杨合作社育苗专业队副队长滕钊感慨地说:“我父亲种了十几年的烟,以前自己育苗,从每年1月份就要开始起早贪黑忙活。现在统一育苗、机耕,既轻松又花费不多,真正实现了‘减工降本’。”

  有了合作社的全程服务,一些种烟新手也敢于尝试规模种烟了。福建龙岩种烟农民黄永三,原来外出打工,2010年回村加入合作社种烟。2011年,他种了38亩烟,纯收入3万多元。他高兴地说:“这比外出打工做生意还强,不仅收入稳定,还能照顾老人。”

  目前,承担生产服务、设施管护、技术推广、物资配送、信息服务等多种职能的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全国已达1506家、入社农户41.05万户。按照烟草行业的规划,到2015年,全国要培育800个以上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健全的治理结构、有精干的管理团队、有配套的服务体系、有严格的内部管理、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六有”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真正实现对种烟农民的“全面覆盖”。

  “输血”还要“造血”综合利用增强活力

  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烟草行业的“输血”,还必须强化自身的“造血”功能。

  2005年以来,全国烟草行业累计投入500多亿元资金,用于烟田道路、水利、烤房、机械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农机设备等大量可经营性资产。在烟农专业合作社建立后,这些资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权都被移交到合作社,为合作社在坚持“以烟为主”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提高设施综合利用率,增加合作社积累,增强内生发展能力,拓宽增收渠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市场对于云南水果和花卉的需求逐年上升,当地烟农合作社把握时机,在姚安、牟定等地积极组织农户利用烟用基础设施,种植除虫菊、灯盏花等特色作物,发展腐乳加工、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经济作物的生长时间短、劳动强度低、技术易掌握,种烟农民在烟叶生产任务完成后还可以在现有的人力、物力条件下继续种植其他经济作物。2011年,通过发展副业,当地部分合作社成员的收入增加了2000多元。

  四川会理南阁烟农专业合作社通过资产返包倒租,将育苗大棚按500元/个出租给农民种植季节性蔬菜、瓜果,烤房按100元/座出租给农户种植菌类,农机具按50~2000元/台(套)出租给社员使用;将剩余闲置土地开办“欢乐家庭农场”,与城市居民联合经营种植生态作物。

  贵州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则在内部搞起了“副业”。在完成自己的农活之后参与服务队,一些社员小户以专业队员的身份去为种植面积大、服务需求大的“职业烟农”提供服务。在合作社内部形成市场与劳力的供需协调,既为“职业烟农”提供了稳定的劳力来源,又为种烟小户提供了额外的经济收入,而合作社也不用再花精力去外聘人员,可谓一举三得。

  贵州绥阳县金农专业服务合作社的一位社员说,除了年底分红,他看重的是合作社这种民主的组织管理方式,以及通过这种“城里人”才有的现代思维、管理和制度取得收益的自豪感。

  相关链接:合作社助推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云南楚雄

  “生产线”上走出“职业农民”

  置身云南楚雄州禄丰县碧城镇的罗次合作社,与其说它是一排排育苗大棚,倒不如说是一个现代化厂区。68座联体钢架大棚均配备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喷灌技术,通过电源远程控制,社员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实现对育苗供肥、给药、受温、水分等各个环节的控制。而这些“工作人员”其实就是当地的种烟农民,他们以自己的土地入股,经过专业培训,又到服务社打工,成了亦工亦农又是股东,还可以到合作社上班的“职业农民”。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让工业生产的组织模式渗透进田间地头从而实现烟叶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罗次合作社在禄丰县是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典型。早在2008年,村里10位农民就联合出资344万元,成立了以“专业化育苗、商品化供苗、社会化服务”为宗旨的服务社,服务社所需140亩土地涉及的130户烟农,以每亩土地折价1万元的方式入股,当地烟草企业补贴557万元,量化为罗次坝子所有种烟农民的股份。

  在禄丰,像罗次社员们的多种“复杂身份”并不鲜见。随着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分工的细化,这里从烤烟田间地头的育苗、种植、管理到后期的采收、烘烤、收购,各个生产环节都有类似的“职业农民”。他们或者是合作社的股东,或者只是到合作社来“打工”,或者二者兼具,他们经过专业的培训,懂技术、素质高,专门从事育苗、烘烤、机耕、植保等专业化服务,“职业农民”正在从这里走出。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