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

川渝烟草十年改革发展大跨越

2013年07月10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作者:岳麟、冯俊霞
A+ A

  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报道  十年前的一个重大决策,引领了川渝烟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

  十年间,经历了市场竞争、特大地震、金融危机……川渝烟草披荆斩棘,不懈进取。

  十年间,着眼于创新发展、规范市场、打造品牌……川渝烟草稳步向前,足音铿锵。

  这十年,川渝烟草工业跨省重组,跨越发展;川渝烟草商业开放包容,走向规范。改革,为川渝烟草拓出一片新天地。

  在逆境中选择

  工商分开前,因知名度和美誉度与强势品牌有差距,再加上区外市场调控,川渝两地的卷烟品牌很难走出巴蜀、走向全国,主要在辖区市场销售。

  这样,不仅工业企业发展受到影响,商业企业也背负了很大压力,销售本地卷烟品牌成为他们的主要工作。

  因地产烟销售任务重,川渝两地商业企业为了保护各自的卷烟品牌,也限制对方品牌进入本地市场。这样一来,品牌的成长空间更加狭小,地产烟供过于求,零售客户压货现象普遍,企业经营困难重重。

  以重庆烟草为例,当时,全市20家县级局(公司)上划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管理时,有6家资不抵债。

  “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工商分开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时任重庆市局(公司)局长、总经理吴应禄说。

  2003年年初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提出要“采取综合措施,坚决打破地区封锁,努力形成全国统一的烟草市场”,把工业企业从各省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里分离出来,并分类别、分步骤进行重组。

  按照国家局改革思路,年卷烟产量100万箱以上的成立工业公司。当时,重庆烟草品牌不呈强势,骨干品牌“宏声”年产量只有22万箱,“龙凤呈祥”只有两万多箱,重庆地产品牌90%在市内销售,品牌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单独承受竞争压力。

  相比重庆,四川烟草工业的生产规模较大,但“娇子”品牌年销量只有七八万箱,而且主要集中在四川销售,也难以适应工商分开后的全国大市场形势。四川烟草也在思考,如何找寻一条企业未来发展之路。

  单打独斗难以立足,各自为政无以为继。川渝两地烟草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关乎企业的命运。

  在这一背景下,一个重大决策应运而生:按照“平等互利、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推进川渝烟草工业跨省联合。

  四川与重庆有地缘上的优势,经济交往频繁。作为一种平等联合,川渝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以争取在烟草行业新一轮改革调整中获得主动。川渝烟草工业联合重组后,可以达到200万箱的产量规模,可以共同做大做强两地烟草。因而,川渝联合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重组中跨越

  在共同做大做强的愿景下,川渝烟草跨省重组开中国烟草工业之先河。

  2003年8月6日,川渝烟草工商体制改革大会在成都举行,由成都、什邡、绵阳、西昌、重庆、黔江6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卷烟厂组建而成的川渝中烟工业公司成立。这是全国烟草行业第一个跨省重组的大型工业集团。

  在“六合一”的大背景下,川渝中烟开始了“大变身”。2004年“六变三”,成都卷烟厂兼并绵阳和西昌卷烟厂,重庆烟草工业兼并黔江卷烟厂,川渝中烟法人户头减少到3家;2006年“三变二”,成都卷烟厂与什邡卷烟厂联合重组,四川烟草工业公司成立。

  跨省运行,效率是关键。川渝中烟大力完善体制机制,按照“扁平、顺畅、高效”的原则,深入推进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物资供应四个中心的建设,实现了由过去以行政管理为主向资产经营管理和直接组织生产经营的转变,各子公司也按照新的职能定位,迅速投入运行,步入正轨。

  与企业整合同步,川渝中烟品牌整合速度也在逐渐加快。2003年全国烟草行业工商分开之后,全国性大品牌不断涌现,而当时川渝中烟的牌号多达37个,规格达到了百余个。面对现实,川渝中烟党组强调,要克服狭隘的品牌情结,举全公司之力打造强势品牌,寻求一、二类烟的突破。

  2006年6月28日,川渝中烟发布品牌整合规划,推动品牌向名优品牌、主导品牌和主导规格集中。从“娇子”、“天下秀”、“龙凤呈祥”、“五牛”、“九寨沟”、“宏声”、“国宝”等品牌中精选出三个核心品牌——做强“娇子”,做精“龙凤呈祥”,做大“天下秀”,打造国产雪茄第一品牌。

  2007年,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要求,川渝中烟不断完善品牌发展思路,将“娇子”品牌发展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于当年11月份启动“百万箱‘娇子’品牌工程”,公司重点品牌开始铺向全国市场。

  2010年,随着“娇子”品牌规模的不断扩张,川渝中烟发展战略和目标得以不断提升,并明确提出“娇子”品牌“126”目标,即到2015年,“娇子”(天之娇子)和“娇子”(天子)销量突破10万箱,“娇子”销量突破200万箱,商业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

  从“百万箱工程”到“126”目标,不仅仅是数量的翻倍,更是提升“娇子”竞争实力的战略取向,是迈向“532”、“461”的必然选择。

  2011年9月20日,川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揭牌,这是川渝烟草工业改革发展历程中又一个新起点。同年11月18日,百万箱“娇子”下线,两百万箱“娇子”工程正式启动。

  “打造一个平台,培育一个品牌,走出一条路子”,是川渝中烟总经理吴应禄对企业十年发展做的诠释。

  分散的资源走向集中,各自为政的主体走向联合,跨省重组的方式为川渝两地烟草行业共同发展提供了平台;“娇子”品牌的销量从2003年的9.4万箱增长到2012年的137万箱,目前已覆盖全国内陆所有省级市场,跻身行业“双十五”之列;组建行业级技术中心,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成立行业第一个通过省级认证的减害降焦重点实验室,川渝中烟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在开放中规范

  这十年,川渝烟草商业从“坐商”到“行商”,从“等客户上门买货”到“送货上门”,在业务模式、营销方式和管理三个方面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然而,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些。

  建立大市场,为品牌提供成长空间成为商业企业的首要任务。重庆市局(公司)局长、总经理李恩华说:“工商分开,让工业企业感受到了竞争压力,给优势品牌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使市场机制在品牌成长中起到更大作用。”重庆市局(公司)提出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客户选择,对重点品牌不设门槛,引进来、培育好。放开市场带来的是地产品牌与全国大品牌相得益彰,共同成长。

  四川省局(公司)根据不同时期国家局要求和市场情况,不断调整营销策略,从“保增长”到“提结构”,从“重品牌”到“上水平”,始终准确把握营销发展脉搏。以此为依据,四川省局(公司)又通过制定品牌发展规划纲要、创新推进自主培育品牌模式、制定品牌进入退出管理机制、实施重点品牌专项营销等措施,有力推进重点品牌在四川市场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四川烟草现代营销网络已完成了从“建网”到“用网”的转变,网上订货、网上配货、网上营销、手机订货等多种电子商务模式得到了有力推广。

  经过十年发展,川渝卷烟市场已发展成为宏观发展优越、卷烟市场容量大、卷烟结构增长快速、市场格局多元且兼容的全国性大市场。

  “以前我的店里,除了本地的‘娇子’、‘国宝’,仅有‘玉溪’、‘黄鹤楼’等几个外地品牌。有顾客到店里来买外地品牌的烟,很多人都会失望而去。现在,我店里的卷烟规格非常齐全,可以说应有尽有!”成都市武侯大道双楠段时代商店的店主刘长安说起小店的变化,满是喜悦之情。他的小店2002年开业,从最初的“货不齐”到如今的“啥都有”,工商分开丰富了小店的卷烟牌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这十年,行业逐步推进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对专卖管理的要求也与时俱进。川渝烟草商业始终坚持打假打私、内部监管和专卖队伍建设,用规范的卷烟市场秩序为两地十年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川省局积极争取政府领导和支持,构建起紧密协同的烟草、公安联合打假机制。他们先后联合公安和工商等部门开展了“天府一号”、“金叶维权”、“天府之剑”、“天府迅雷”等多次专项整治行动。同时,不断完善重大案件表彰奖励制度,构建了全方位、多维度的立体打假工作格局,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十年间,四川省局累计联合查处涉烟案件8.87万起,查缴假烟649.5万条,打掉制售假烟网络205个。自2010年起,四川省局连续3年被公安部、国家局授予全国卷烟打假特殊贡献奖。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专卖队伍素质的提升和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四川省局先后进行了专卖户籍化管理、“双基”达标管理、三级联管模式等一系列创新和探索,并不断加强专卖队伍素质培训,狠抓专卖职业技能鉴定。目前,全系统有4037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总体持证率达到78.1%。

  “改革是思想观念不断转变的过程,是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体制、机制性障碍的过程,是促进行业更加健康发展的过程。工商分开是一场事关行业长远生存发展的改革。”四川省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胡存忠说。

  这十年,川渝烟草从独立走向联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无序走向规范,每一步都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