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微信推荐 > 正文

30亩山地起垄盖膜,竟然一个工不用请!看看别人家的小机器~

2022年06月16日 来源:金叶视窗 作者:李华川
A+ A

image.png

山地起垄覆膜一体机设计图。

近日,笔者在重庆市彭水县烟农李中志家中看到了一张特殊的图纸——借助量角器、直尺、卡尺等工具,用铅笔在A4纸上画出的山地起垄覆膜一体机设计图。

在图纸上,李中志将主横杆、大臂、压膜眼、压膜轮、刮泥片、压膜弹簧、轮轴杆、伸缩杆等机械组成结构完整地标注了出来,各构件间的距离、材料的型号和尺寸等也以毫米为单位精确标示。

乍一看上去,这张图纸上有褶皱也有尘土,不是那么起眼,但若有专业人员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如果将图纸交由机械设计人员稍加改进提升,就可以尝试上线量产。

这张图纸的作者正是李中志。只有初中文化的他,20多年来一直与烟田打交道,在烟草人的鼓励和引导下,历时3年进行探索和改进,终于在今年改造出了适宜山地烟区的起垄覆膜一体机。

说起图纸设计和机械改造的初衷,李中志说:“我主要是想在提埂盖膜的时候少请几个活路(当地方言,劳动力的意思)。家里每年都种几十亩烟叶,如果能设计出一款好用的小机械就能既省工又降本,所以这几年我在种烟之余边摸索边改造边设计。”

2005年以来,行业积极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极大改善了烟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李中志的妻子张世碧说:“烟草公司开展的土地整治,给我们带来了大方便!土地平整后,北方平原用的大拖拉机也能开进我们坝子里了。犁地问题解决了,我们种烟的底气就更足了。之前我家最多种10亩烟叶,现在我们俩种30亩也没问题!”

土地整治极大提高了烟区土地的宜机化程度,提升了土地冬翻的效率和比例,保障了烟叶产量和质量,但受山区特殊地形地貌的限制,市场上的机械很难达到起垄覆膜的标准和要求。用李中志的话说,“不是机器太笨重扶不住就是坡度过大上不去,不是把地膜压坏就是地膜绷不紧、盖不实”。

从2019年起,在彭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小厂烟站技术人员刘应华、田维清等人的帮助和参与下,李中志以小型微耕机为原型,开始了山地起垄覆膜一体机的设计、改造、试验……这几年,他们反复开展试验探索,烤房旁的分烟室就是他们的“工作室”。空闲时间里,李中志要么在“工作室”里思考,要么就和烟站技术人员一起讨论、交流,要么就烧电焊、切钢板、试弹簧、画图纸……只要机器一有新的改动升级,他们就立马推到烤房前的地里试验。“那块地本来是我们家的菜园子,这几年为了做试验一直没种菜。”张世碧笑着说。

image.png

李中志(右)与烟技员一起研究机械改进。

在“工作室”的角落里,笔者看到了两套锈迹斑斑的覆膜架和各种零散构件,旁边还有试验中用于保持机械平衡的小段减震弹簧,用来做试验的设备和零件都没有被丢弃。李中志说:“这些东西是我们试验过程中的‘失败产品’、损耗材料,更是我们创新创造的见证。”

“工作室”的中间位置,放着一台焊接点较多、因缺乏打磨而略显粗糙的起垄覆膜一体机,这是他们的终试产品。抚摸着这个凝结了大家心血与汗水的成果,李中志说:“别看这个机器不啷个光身(当地方言,精致的意思),干起活来可给力!别的机器提埂盖膜时,中间需要一个人开,前面需要一个人牵地膜,后面还要一到两个人覆地膜;用这个机器,本来该三四个人干的活儿,我一个人就能干了。我家今年种了30亩烟叶,提埂盖膜时一个劳力都没请!”

“今年2月烟站举办提埂盖膜农机农艺比赛,我们使用别的机器还没走多远,中志就把他那四行地给搞完了,很厉害!”邻居田维现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我希望能把这个发明创造进行再提升,如果能够顺利量产,就可以让更多山区烟农减少劳力投入,让大家种烟更方便、更省心!”李中志坚定地说道。

目前,以李中志和彭水县局(分公司)技术人员为主要申请人的实用新型专利——“山地起垄覆膜一体机”已获受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来自基层的好想法、好创意、好技术出现,继续在改进烟区生产方式、提升烟叶生产力上发挥积极作用。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