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让乡愁化作回忆

2015年12月11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王鹏
A+ A

  烟草在线专稿  “我多想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看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一曲水木年华的《在他乡》唤起了多少人对故乡的思念,让人不免想起自己孤身一人在外打拼的日子,想家的思绪让人辗转难眠。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外闯荡,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惜漂泊他乡,但寄托“乡愁”的歌却越来少。细细想来,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通讯方式的转变,随着科技发展,手机、互联网越来越普及,更多的年轻人选择打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与远方的亲人朋友进行沟通交流,比起以前的书信、电报,现在的交流没有什么阻碍,而且快捷的多;二是交通更加方便快速,汽车、高铁、航空的迅猛发展,使得回家不再那么难,远一点的一天到,近一点的几个小时就可以;三是思乡情节的弱化,当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在外工作,你会发现身边的“老乡”或“他乡人”越来越多,自己不再孤单,再加上不停地忙碌奔波,无暇思念家乡,这种思乡情绪慢慢的得以释放、淡化。

  有了以上的几点,你就很快明白抒发乡愁的歌曲为什么越来越少,因为这种需求在减少。“歌声中的乡愁”去哪了?她融进了电话中的句句问候;她流淌在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中;她隐藏在朋友间的相互关怀里,慢慢地消逝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

  歌声中的乡愁虽慢慢远去,但那段一起成长的记忆还在,而记忆又总是令人回味无穷。不少人即便回到故乡,除了亲人,也再难找寻原来故乡的画面。儿时的土路,已变成柏油路,牛车也换成了汽车;清冽的小河,化作乌黑的水沟,河边的树林消失殆尽;敦实特色的土屋,被砖瓦替代,太阳能也架上了房顶。故乡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长的痕迹已难寻觅。相比淡化的乡愁,记忆中的故乡,更能引起共鸣,激发歌曲创作灵感,让我们暂且放下“乡愁”,歌唱即将失去的“故乡”。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