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责任 > 正文

产业综合体成村民增收“聚宝盆”

2022年12月13日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作者:郑义、李艳
A+ A

“由于在烟区产业综合体内路通、水通,吸引了农业龙头企业入驻,村委会通过‘公司+农户’模式,与重庆的一家公司签订了1000亩秋蚕豆种植协议,按每公斤1.7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农户预计每亩增收3000—4000元。预计将助农增收300多万元。”云南省弥勒市弥阳街道小塘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郭贵芳说。

图为产业综合体内夸西村的千亩红薯喜获丰收(赵树龙 摄)

今年,弥勒市在弥阳烟区产业综合体内流转土地7929亩,由村集体统一进行“三通一平”整理,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再重新租给烟农种植青蚕豆、高粱等农作物,探索“烟+粮+经”多元化产业模式,使产业综合体发挥出“聚合”效应,产生了立体综合效益,全年预计助农增收5400万元。

弥勒市弥阳烟区产业综合体是全市的重点脱贫片区之一,山高坡陡缺水,经济发展缓慢,曾经是该片区的真实写照。去年年初,该片区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目标,由村委会集中流转土地5729亩,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2200亩,着力构建多产业协调发展、保障农民多方增收的发展格局。

“以前农户各自种植玉米、小麦、荞等作物,种植作物散乱、规划小,经济效益低。我们要发展产业综合体,一开始,很多百姓不理解,不肯流转土地,坚持要自己种。去年,由村集体牵头在产业综合体内建设机耕路,拉通水池管网,实施了机械化耕作,省工省成本,乡亲们现在都成了‘工人’,大家在机械化耕作面前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卫泸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龚绍永说。

卫泸村、小塘村等村集体按照“多业融合、轮作休耕、用养结合”的原则,在产业综合体内根据季节、气候、土壤等生产要素,大力推广“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豆则豆”等轮作种植,实现了产业循环融合发展,村民多渠道增收的生动格局。

图为产业综合体内夸西村的西瓜喜获丰收(赵树龙 摄)

“我老母亲快90岁,我不能外出打工,只得守着家里的5亩地,加之前几年水、路不便,种植条件很差,收成不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去年,村里在综合体内把路修通了,建了几个简易水池,我转租了20亩地种植生姜,遇上市价好,卖得了25万元左右,这基地成了我脱贫后的‘聚宝盆’了。”正在忙着挖生姜的卫泸村脱贫户杨家贵说。

图为综合体内卫泸村的千亩人参果长势喜人(赵树龙 摄)

目前,弥阳烟区产业综合体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已产生显著效果。美都西瓜订单1500吨,已实现销售收入450万元;洋逸鑫生姜订单3000吨,已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绿宝石青蚕豆订单3450吨,预计销售收入655.5万元;高粱订单60吨,预计销售收入33.6万元。

“弥阳街道党工委以产业综合体为重点,规划、引导土地流转,合理优化种植结构,种植向成片区、优质产区发展,提升了优质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下一步,我街道将加大产业循环力度,打造农特产品品牌,大力推广定单、定向销售一体化,让产业链增值收益惠及广大村民和村集体经济,从而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弥勒市弥阳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德成说。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