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责任 > 正文

“猪饲料”变“金疙瘩”

2022年01月17日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作者:郑义、胥伟
A+ A

走进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通关镇毕库村的田间地头,又是一幅芭蕉芋丰获的场景,看着刚从地里刨出的芭蕉芋,村民们心里暖融融的、丰收的心情一语难表。

毕库村芭蕉芋喜获丰收(兰宗强 摄)

芭蕉芋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易栽培、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种植简单,具有经济、生态等多重效益,绿山又富民。可谁能想象得到,曾经由于没有市场卖不出去,大家一直都把它作为猪饲料。

思路换一换,致富路更宽。普洱市烟草公司驻毕库村工作队在综合分析后,认为芭蕉芋在采挖时间上可以与烤烟形成有效的衔接,且毕库村群众有一定的种植基础,只要能够解决市场问题就能因地制宜孵化一项大产业。因此,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烟草的大力推动下,说干就干。从2019年开始,通过多方奔走,采用“种植+收购+深加工+产品”的方式,初步解决了市场的问题,有了订单作保证,昔日的猪饲料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变成了乡村振兴的“金疙瘩”。

毕库村芭蕉芋喜获丰收(兰宗强 摄)

毕库村村民李桂芬介绍道,她家今年种植芭蕉芋4亩,最少能收获16000公斤的鲜果,但是她家不卖鲜果,全部自己加工成芭蕉芋淀粉,1000公斤芭蕉芋鲜果能加工出淀粉200公斤左右,才开始加工没多久,就有老板打电话来收购淀粉,每公斤淀粉价格在9元左右,预计自家全部芭蕉芋能加工出淀粉3200公斤,会有28800元左右的收入。

毕库村芭蕉芋喜获丰收(兰宗强 摄)

据了解,2021年,毕库村全村共有186户农户种植芭蕉芋1200亩,预计可收入480万元,同比增加160万元,现已经成为毕库村继烤烟、茶叶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