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责任 > 正文

河南洛阳洛宁:守着大棚能致富

2021年11月24日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作者:蔡璐、雷丽波
A+ A

1

初冬时节,树上的叶子越来越少,洛阳市洛宁县小界乡东宋镇程家庄村西的烟叶育苗工场内,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大棚内,一批今年10月栽种的蒜苗已经陆续成熟,让“棚主”程武民乐得见牙不见眼。

拔取、去泥、分拣、打捆……11月21日上午,走进大棚,一股浓郁的鲜香味儿扑面而来,工人们一套熟练的动作过后,一捆捆绿油油、鲜嫩嫩的蒜苗便打包完成,之后将运往周边的量贩超市和县城里的蔬菜批发市场。“这几天已经卖光4棚了,现在订单还在加。”程武民一边同大家一起采收蒜苗,一边介绍,“前些天有位老板,直接把一个棚的蒜苗都包圆了”。

这处育苗工场是2014年烟草行业援建的大型烟叶基础设施之一,总投资120万元,共有育苗大棚20座,全部利用期间可满足周边3200亩烟叶种植需求。程武民是程家庄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栽过樱桃、种过西瓜,看到不少乡亲通过种烟致了富,他也有意试试。正好当时村集体流转了土地,准备建设育苗工场,程武民果断出手,租下这19亩土地,承包育苗工场,当上了“棚主”,“跟种烟相比,我这算是机缘巧合,干了‘上游产业’吗?”他幽默地说。

育苗的活计从生到熟,干了七八年,程武民连连表示“咱懂的不多,还得继续学习”,但说起来又头头是道,“现在都有包棚技术员,最关键的就是把人家讲的技术要点做到位。比方说,都知道苗床期的苗盘温度要适宜,但是怎么调节这个温度,就得像伺候月子娃一样……”

烟苗从播种到出棚,一般历经2个月,每年能给程武民带来近5万元的收入。而从每年6月到12月,育苗大棚都是“空窗期”。近年来,烟草行业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烟农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多元化增收途径,实现烟叶产业与大农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大棚、遮阳棚、剪叶机、温度计等设施都是现成的,闲置着真是有些可惜。”为了化“闲”为“钱”,和洛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及东宋烟站充分沟通后,程武民开始发展“轮作”循环农业,让育苗大棚发挥出更好的经济效益。2019年,他先试种了13棚辣椒、油菜籽等作物,当年就增收近4万元,2020年增加到7万元,“今年咱们烟草公司支持力度更大了,不但给予补贴,还提供了种植建议和技术讲解,对我帮助很大。”程武民说,受了这么多惠农政策,他一直心怀感恩,在过称打捆时,每捆菜会多出3两至5两作为损耗,还会把根上的泥土抖落干净。

“利用育苗大棚种植蔬菜不仅给老程增加了收入,还给村里群众带来了实惠。”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程锁民介绍,旺季里每天有20多人前来务工,附近餐馆的生意就很不错。

“育苗和种菜都是精细活儿,虽然辛苦点,但这些大棚给了我们美好的希望。”程武民对未来充满期待,“只要肯下劲,就能赚到钱,勤劳肯定能致富。”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