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纪实 > 正文

赵名远:为了让惠水烟叶美名远扬

2022年09月15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周婧
A+ A

在烟田测量烟株农艺性状

“平淡中显露真实,业绩中反映追求。”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甲烈烟站站长赵名远写在日记本扉页的这句话,真真切切体现了他的工作态度。

困难面前显担当

惠水县摆金镇瓮孔村,坐落在县城东部。25年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留守村”:青壮年都出外打工,老人、儿童留守村里。全村赖以维持生计的烟叶种植,1997年种植面积不到600亩,烟叶收购量不足1250担。

这个小村庄的转变始于赵名远的到来。1997年7月,赵名远成为一名烟技员,和翁孔村结下不解之缘。“没有烟农就没有我们”这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自此伴着赵名远走过了25个春秋。

扎根基层,服务烟农,赵名远在大山深处的烟田里默默耕耘着,他的足迹踏遍了绿水青山,金色的烟叶衬托着他乌黑的脸庞,无悔的青春浇灌出丰收的喜悦。他深入烟区烟田,走村串户,脚跟打起了泡,鞋帮磨破了皮,汗水浸湿了衣襟,却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总是为翁孔村早日拔掉穷根积极出谋划策。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全村烟农的高度认可。如今,昔日的“小烟村”一跃成为烟叶收购量为1800担、收购金额153万余元的种烟大村。

无私奉献显本色

为了帮助烟农种好烟,赵名远付出了数不清的辛勤和汗水。

白天,他在烟田里仔细查看烟株长势,指导烟农做好烟田管理;晚上,他挑灯夜读,翻阅了大量关于烟叶栽培、病虫害防治、水肥运作等方面的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他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把烟叶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烟农。

为了让广大烟农更便于理解和接受先进技术,他用方言把烟叶生产技术要领“通俗化”,口对口、手把手传授给烟农,在推广普及烟叶种植技术的同时,还拉近了与烟农之间的距离。只要烟农有需求,他总是以“飞一样”的速度奔赴烟农家里或田间地头,热心为烟农排忧解难,风雨无阻。

辛勤耕耘显成效

2018年11月,有着丰富烤烟种植和烘烤经验的赵名远被调到惠水县局(分公司)担任烘烤总管,负责全县烟叶烘烤指导工作。在烟叶烘烤期间,他常常在凌晨三四点钟接到烟农的电话,咨询烟叶烘烤的事情。他从不埋怨,每一次都耐心地给烟农排忧解难,电话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种烟,有老赵在,我们没什么好担忧的。”这句朴实的话语是对赵名远最大的安慰。赵名远对烘烤技术的探索和研究推广,大大降低了烟叶烘烤综合损失率,提升了烟农的种烟收入。

2022年,赵名远深入各种烟乡镇(街道),现场示范和宣传讲解膜上打塘覆土井窖移栽技术,使移栽效率提高了70%以上,每亩烟田节约用工成本近60元。尽管惠水县第一年推广膜上打塘覆土井窖移栽技术,但该技术深受烟农喜爱,全县推广面积达3800余亩,占总种植面积的40.5%。

惠水烟叶已经美名远扬,赵名远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员工、优秀党员。但他一直用“工贵其久,业贵其专”的格言警醒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