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福建龙岩永定烟区烟叶线“老黄牛”:有一种奉献叫“50+”

2022年10月12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熊颖、吴美亮
A+ A

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有这么一群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员工,他们年龄都在50岁以上,从年少到白头,始终默默耕耘在烟叶战线。他们是永定烟草的“老黄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企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

老烟草“林站”

林新富,人称“林站”。1963年出生,1984年进入烟草行业,是一位地道的老烟草人。在这38个年头里,林新富一直深耕基层烟站,从烟技员、副站长到站长,不论在哪个岗位,始终秉持一份执着默默奉献。

烤烟生产阶段,当鸡鸣白露时,林新富早已在下乡的路上,直到月明星稀才回到家中。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凛冽,无论近还是远,只要烟农需要,总可以看见一个高瘦的身影在田间、在烤房、在烟农家中耐心细致地服务。在担任虎岗烟站站长的13个年头里,林新富大部分节假日都在工作中度过,甚至春节还要到各育苗棚查看育苗情况。

在忙碌的烟叶收购季节,他几乎以站为家。别人劝他多回去陪陪家人,他却说:“烟叶收购期间不能出半点差错,要确保等级平稳,保护好烟农利益,我住在站里心里更踏实。”

退居二线后,林新富积极发挥老员工传帮带作用,向青年员工传授烟叶种植、烘烤、分级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助力新一代烟叶技术人才养成。青年员工林永华说:“林站不怕苦不怕累,是我们的好榜样!”

站好最后一班岗的“俊丰头”

“俊丰头”是员工们对苏俊丰的昵称。

他是59岁即将退休的老员工,是烟叶收购验收组的一员。他曾是抚市烟站站长,工作经验丰富,后调至永定区局(分公司)烟叶办。他早已习惯烟站的工作习惯,平日里一大早便到办公室看报学习,和同事们探讨烟叶生产工作。烟叶收购期间,他被选派参加烟叶收购验收工作。炎炎夏日,在烟叶仓库总能看到他顶着一头白发埋头苦干的身影。

“俊丰头,你咋来上班了?手都摔伤了,我不是让你在家休息吗?”8月7日,烟叶仓库主任吴美亮走到验收台时惊讶地问道。原来,8月6日下班回家路上,苏俊丰不慎把右手摔伤。而此时,右手肿胀的苏俊丰一边验收着入库烟叶,一边说着:“不是大伤,而且左手还能工作。现在正是烟叶入库的关键时期,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增加大家的工作量。”

那天,为了配合仓库库容,有些烟包中午才入库,风卷起的热浪贴在脸上,连年轻人都感觉难受,苏俊丰却始终坚守在岗位上认真工作。他的衣裳已被汗水浸透,他的白发在阳光下闪烁,但他对烟草事业深厚的感情,赤诚且坚定。

烟农的贴心人“源佬”

“源佬,明天轮到我领烟用物资了吗?”“源佬,烟农保险费咋用微信交不上?”“源佬,我家烟叶咋长了这么多斑?”

烟农口中的“源佬”,是虎岗镇汉洋村包村烟技员邱源富。他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偏远村庄,真情服务烟农。

2021年,受特大干旱影响,永定烤烟生产情况不容乐观,汉洋村也是重灾区之一。邱源富马不停蹄地带领烟农寻找水源、清理水渠、协调购买抽水机,并组织烟农全力抗旱,保住了面积,保住了产量。同年5月,汉洋烟田又遭受特大冰雹灾害。邱源富不畏雨天路滑,第一时间深入受灾农户家中,指导烟农做好生产自救、利用闲置烤房进行抢收,并协调保险公司以最快速度做好保险理赔,将烟农损失降到最低,切实解了群众燃眉之急。

平时,邱源富勤于记录,他有本记事本,专门记录自己的工作情况,如烟农信息、烟叶保险缴纳情况、烟农培训等,事无巨细一一记录。他说这样才不会漏掉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烟农。正因为他的真情服务,汉洋村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持续提升,获得工业企业高度认可。

有一种坚守叫善始善终,有一种奉献叫“50+”。这些“老黄牛”们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企业,在平凡岗位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守着,照亮了永定烟草人砥砺前行的道路……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