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零售终端 > 正文

河南信阳平桥:大国“小”店——走进TA的故事

2023年07月03日 来源:中国网 作者:付中华
A+ A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有很多小店,或大或小、特色不一,它们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却承载着各色家庭的日常琐碎,共同撑起这人间烟火。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家特别的小店,看看这里都发生过什么故事。

“你要不要续点热水暖和暖和?”初夏的凌晨5点,刚下过雨却依然微凉,平桥区震雷山脚下,紫涵百货便利店老板杨艳荣早早打开了店门烧好了开水,免费提供给环卫工人,不多时他也把微波炉搬到了店门口,方便城市“美容者”热热饭菜,日日如此、年年依旧。

图为杨艳荣为环卫工人倒热水

下午三点,来往人群熙攘,店门口的长条凳上坐着等待乘坐公交的人们,围墙外的小桌旁也围坐了几位聊天的老人,偶尔有等待的行人好奇的问。

“老板,您的店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展示了这么多公益用品,店内有红色元素的灯箱,外面的围墙还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这是为什么呢?”

图为杨艳荣公公与来往行人聊天话家常

面对行人的发问,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陷入了深思,沉默了片刻,他向行人娓娓道来,“屋内的灯箱是离这很近的红军桥,抗战时期的辛店、郝堂一带,南靠大别山,北靠平原湖泊,水利失修,经常水旱灾荒不断,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当时新四军五师所属的信(阳)罗(山)边县委指挥部在一九四一年冬,带领群众一道冒着严寒挖沟运石,不到一年便建成了长约八百多米的灌渠。从此,山水顺着灌渠流入平原,附近1500多亩稻田受益,从此这里的农民生活有了保障不再是望天收,也没有出现饿死人的凄惨场景了,我们一家七口也是因为红军桥的养育都活了下来,这是党和人民血肉相连的连心桥啊!”说完这些,82岁的老人刘承军的眼中隐隐闪现着泪花。

图为店内红军桥灯箱

这种红色印记深深的镌刻在刘承军老人的心里,他也深情地讲述给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种红色氛围的感染下,店主杨艳荣秉承父辈期望,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依托小店建起了“红色驿站”,这里也成为了平桥区烟草专卖局的定点志愿服务驿站之一。该局联合店老板和当地社区,定期开展爱心捐赠、关爱留守老人、消费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用爱心回报社会,用公益报答党恩,积极彰显行业社会责任担当。

大国之繁荣,离不开千万家小店;精神之传承,离不开红色故事的传扬,生而平凡,各自有光,砥砺奋进,为了更好的明天!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