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控烟频道 > 观点碰撞 > 正文

死掐烟草是对控烟的误解(图)

2012年07月31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江党生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导语:媒体习惯渲染烟草行业如何赚钱,但公众是否知道,烟草行业是高税率行业,烟草行业所赚的钱,绝大部分以税收的方式上交国家,留给企业的利润,只是小部分。即使如此,烟草行业仍不忘公益事业,处处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比起一些赚了钱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企业和赚了钱到处挥霍的败家子企业,烟草行业的这种社会责任担当,难道不值得提倡吗?对此,控烟协会与大众媒体应当辩证地看问题,烟草制品的危害,是要坚决地控制,但烟草企业的慈善公益行为,要鼓励。

 

  中国烟草总公司获得中国绿化基金会颁发的“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又遭质疑,中国控制吸烟协会7月17日致函中国绿化基金会,建议撤销中国烟草总公司“2011生态中国贡献奖”。

  从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的“撤奖函”我们可以发现,控烟协会是卯足了劲,紧紧盯住了烟草行业,非要跟烟草行业对着干不可,大有要把烟草行业全方位从公众视线抹去的态势。吸烟危害健康是公认的事实,控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但是,控烟不是对烟草行业进行打压,控烟协会死掐烟草业,是对控烟的误解。

  首先,获颁“生态中国贡献奖”是对中国烟草总公司致力于中国绿化事业的褒奖,与科学无关,亦与道德无关。“撤奖函”只能说明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对控烟工作的理解陷入了误区,有矫枉过正之嫌。

  从反对“烟草院士”的当选到阻扰烟草科技项目评选再到这次“撤奖函”,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打着人类健康的旗号,挥舞着道德的大棒,一次又一次冲向烟草行业,一波接一波地掀起反对烟草行业的浪潮,不把烟草行业拉下马誓不罢休。但是,就事论事,这次控烟协会的“撤奖函”,是其见烟必反的一贯思维淋漓尽致的体现,完全站不住脚。

  无论古今中外,在公益慈善事业方面,以出资出力的额度作为奖赏尺度是个普适的规则。中国绿化基金会的基金主要来源,其中一个渠道是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捐赠,也就是说,只要是合法存在的组织,都可以向该基金捐款。而这些捐款,是由中国绿化基金会使用在植树造林、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这意味着,捐钱越多,在这些方面的贡献越大。据中国绿化基金会透露,中国烟草总公司2011年共捐了1亿元用于促进绿化,主要用于重庆地区的造林工程;同时,自2010年起,中国烟草总公司每年捐资500万元,设立了“金叶生态基金”,通过碳汇造林和生态扶贫的形式在内蒙古、河北、甘肃三地种植适宜当地土壤的板栗、沙棘等树木。

  控烟协会无视中国烟草所作的贡献,一味指责烟草行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如何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破坏自然,不应获得“生态中国贡献奖”的殊荣,应“将荣誉颁给真正实至名归的企业”。认真分析一下,我们不难看出,控烟协会的这些理由很牵强。当今社会,绝大部分的生产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要消耗能源,都要排放或废渣、或废水、或废气等污染物,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若按控烟协会所说,凡有污染排放的就不能授予“生态中国贡献奖”,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是“真正实至名归的企业”,什么样的企业才有资格领奖?控烟协会是否要为中国绿化基金会制定评奖标准?

  应该说,这次控烟协会的“撤奖函”,出击很成功,跟随者一大片,口诛笔伐,着实是把烟草行业批得体无完肤,烟草业也被淹没在道德的口水中不能挣扎。所幸的是,众多媒体当中,并非全部盲从。2012年7月20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生态贡献奖也食人间烟火》评论文章,为此事作了客观的评论,可能会让控烟协会失望。生态贡献评奖,这本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被控烟协会以道德为由复杂化了;而控烟本是复杂的系列性的问题,却又在控烟协会的惯有思维下简单化了。同样,对于一些媒体、网络跟风者来说,也应反思反思,若凡事皆以道德评判,不仅是对道德的滥用,也给人以伪道德之感觉。

  其次,控烟的核心工作,是通过限制消费者的吸烟行为,减少烟草使用量,从而减轻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控烟的最终目标,是全社会没有吸烟行为,即实现无烟社会。

  控烟协会似乎要先明确:控烟是控制烟草行业的发展呢,还是限制消费者的吸食行为?本来,控烟协会应该从自己的名号中就能弄明白,控烟是控制吸烟,针对吸烟行为才是控烟重点。但从控烟协会的所作所为来看,控烟协会是重视打压烟草行业,而轻视限制吸烟行为,所以才有一系列死掐烟草行业,欲先除之而后快的举动。就连卫生部部长陈竺也曾说过,消除烟草危害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吸烟。说是容易,做起来还真难。作为一种合法存在的产品,卷烟等烟草产品还没到禁止生产的地步,只要还有市场需求,就必须要设法满足,这也是烟草企业存在的理由。否则,放弃烟草制品的合法、正当生产,放任劣质卷烟、走私卷烟的泛滥,那更是对人民健康的不负责,对国家的不负责。

  控烟,起码现阶段的控烟工作,是减少烟草制品的使用,这就要从吸食需求这一源头入手。如果吸食需求没有减少,而去控制合法的烟草制品的生产,那么,必然会给非法生产、走私、进口提供机会。所以,控烟协会过度的打压烟草行业,是对控烟的片面认识,是将控烟简单化,分析其思维模式,无非是这样的:只要中国烟草不生产卷烟了,中国的老百姓就不吸烟了。这种认识和做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烟草制品尽管有危害,但仍合法,不像毒品,从产销环节开始就禁止并严厉打击。控烟要取得效果,要瞄准源头,堵住源头,没有了需求,便没有了生产的必要性。

  正是由于中国有着庞大的吸烟群体,卷烟市场潜力巨大,也引得国外烟草企业垂涎三尺。中国烟草担负着阻击外国烟草入侵的重任。现在中国烟草行业仍有专卖体制的保护,将来有一天,没有了专卖法的保护或者放开了市场准入,试问每一个中国人,能把国内卷烟市场拱手让给外国烟企吗?不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除非中国完全没有卷烟消费者,否则,国家要鼓励并扶持烟草企业的发展。控烟协会履行控烟的责任,要把重点放在减少卷烟消费上来,而不是用大量的精力去压制烟草行业,限制烟草行业的发展。

  媒体习惯渲染烟草行业如何赚钱,但公众是否知道,烟草行业是高税率行业,烟草行业所赚的钱,绝大部分以税收的方式上交国家,留给企业的利润,只是小部分。即使如此,烟草行业仍不忘公益事业,处处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比起一些赚了钱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企业和赚了钱到处挥霍的败家子企业,烟草行业的这种社会责任担当,难道不值得提倡吗?对此,控烟协会与大众媒体应当辩证地看问题,烟草制品的危害,是要坚决地控制,但烟草企业的慈善公益行为,要鼓励。

  几年以前,在控烟协会的游说下,体育等领域已经开始拒绝烟草企业的赞助。如今,倘若再把公益绿化之门给烟草堵上,难道就是控烟界的胜利吗?非也,这样的结果,是烟草企业抓着大把钱无处花,而中国绿化基金会则少了笔可用于生态治理的巨资,控烟协会却未必能看到预期中的卷烟消费量下降。这样的结果,其实没有赢家。

  再次,控烟协会应当审视自己的工作,纠正一些不当的做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烟草危害的大众宣传上来,努力减少吸烟群体。

  据控烟协会发表的控制吸烟报告称,2007年,我国吸烟人数为3.5亿,2010年我国成年男性吸烟率达52.9%,成人吸烟者总数超过3亿,也就是说,这三四年时间,中国吸烟人数基本没有变化,控烟工作没有进展,也没收到应有的成效。控烟协会将此责任归咎到烟草行业头上,指责烟草企业干扰控烟。这样的说辞,更显得控烟协会在控烟工作上的不作为和无能。这就好像失职的警察面对高企的犯罪率,不反思自己工作不力,反而说有人教唆犯罪。如果说卷烟消费者吸烟是烟草企业“教唆”的,那么,我们要反问,控烟协会为什么就教唆不了吸烟者戒烟?当然,控烟不力,有许多因素,但有一个原因也是关键的,就是众多吸烟者不愿、不想戒烟。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吸烟者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不深刻、不到位。我们来看控烟协会的章程,其第六条“本团体的业务范围”,第三款是“组织并促进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烟草危害,报道控烟行动”。吸烟者和受二手烟危害的非吸烟人群不了解烟草危害,控烟协会及其他相关部门是不是应该负主要责任?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来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式的猜想:控烟协会死掐烟草业,是不是为了转移视点,好推卸其工作不作为的责任?

  事实证明,死掐烟草行业,并不是控烟的有效措施。以控烟协会最为推崇的泰国为例,泰国早就实施了极为严格的禁烟法令,规定禁止在零售店内展示卷烟产品。即卷烟销售商必须把卷烟放在消费者看不到的柜台内,只展示一张文字介绍,向消费者说明在店内可以买到哪些卷烟制品。即便如此,泰国的控烟效果并不明显。据报道,今年泰国政府的一项调查表明,政府部门所实施的控烟政策,其效果并不明显。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1076名受访者当中,约有7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未来将会继续吸烟,只有19%的人表示他们相信,政府的控烟政策有助于那些希望戒烟的烟民,并有可能帮助他们戒除吸烟这一习惯。

  另外,我们还应注意一点,同样是实行专卖专营的泰国烟草专卖公司,因为发展受阻,其本国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2011年,泰国国产品牌控制了其国内75%的市场份额,其余为进口品牌,其中,菲莫在泰国的子公司占泰国市场20%的份额;但是,泰国烟草的高质量卷烟产品仅占有其国内高端卷烟市场0.6%的市场份额,差距是何其大。

  从上述数据可看出,泰国烟草占优势的只是中低端产品,真正赚钱的高端产品却是菲莫烟草的,泰国烟草市场的利润更多的是被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