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营销 > 行业观察 > 正文

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

2012年12月28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寒艺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引:深化企业改革,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卷烟上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多年来,我们烟草企业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不但进一步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学到了方法,增强了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勇气,增强了信心。但是,改革不是一躇而就的,它是一个循环渐进、曲折发展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烟草企业改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国有烟草企业要想真正实现在世界烟草行业当中成为行业翘楚,就必须要不断继续深化改革。

  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增加深化烟草企业改革的紧迫感。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1984年,中央做出了关于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从此,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曲曲折折的过程。开始是简政放权,以后是两权分离随包经营。党的十四大以后,特别是从党的十五大以来,由于一系列得大理论的突破,如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调整所有制结构的问题,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的问题等,提出要实行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大放小,有进有退,加快建立现企业企业制度步伐,这些理论上的突破,使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从此,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烟草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改革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整体经济布局有所改观。同时,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一批企业由工厂制改成了公司制,形成了较大的企业集团。如,红云红河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建立。通过改革,企业的活力明显增强。但是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面临着很艰巨的任务。主要表现是有企业改革仍然停留在承包制上,还没有触及产权;有的触及到产权,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但仍不够规范、不够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然没有推进到位。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继续加大企业改革的工作力度,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要深刻认识企业改革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发展是硬件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战略性调整。推进经济发展和结束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要突破体制性障碍,任务非常艰巨,改革的内容所涉及到的领域非常之广,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实现不了,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可能完善,生产力就难以进一步解放,讲发展,讲结构调整将遇到巨大的阻力,难以实现。我们应该明确,改革既是动力,也是紧迫任务。这个任务完成不好,这个动力用不好,“卷烟上水平”的伟大目标就难以实现。简而言之,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调整就要突破体制性障碍;体制性障碍的重要方面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为我们从事的这项改革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要深刻认识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是应对市场竞争和“烟草国际化”挑战的紧迫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短缺经济基本结束,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仅以卷烟行列,高端及中端卷烟已经占领了大多数市场,低端卷烟市场不断萎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构造竞争优势?不突破体制性障碍,企业的机制不置换,企业家队伍建立不起来,先进的技术、管理引不进来,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就很难,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就很难站住脚,也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益。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市场是绝对的,有人群就有消费,有消费就有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属于谁不一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相对的。企业机制不活,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能力差,怎么占领市场。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竞争,如果体制改革不深化,体制性障碍不,企业就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入世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各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是必然趋势。不突破体制性障碍,与国际就接不上轨,机遇就抓不住,就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有自身的游戏规则,体制对接不上,就很难运用规则来保护企业利益。而且,入世之后,给我们的观念、体制都带来了新的冲击,改也得改,不改也得改。我们应该有应对措施。要把体制问题解决好,才能争取主动,构造自身优势。

  要深刻认识到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是提高企业运行质量促进卷烟上水平的迫切需要。

  必须看到,虽然通过深化改革,我们的烟草行业已经取得一定进步,但与国外知名烟草企业来说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的卷烟生产企业运行质量不够高、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客观上既有行业自己的特殊性原因,也有历史和市场制的因素,还有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历史包袱。但我们必须看到,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制约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部分企业还存在着决策失误、经营性短期行为。其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在体制上,其主要表现在动力不足,约束管力,政企不分三个方面。动力不足,是指无论经营者还是企业职工,经营者和企业对企业的关切度不强。约束乏力,就是国有资产和监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政企业不分,就是企业的产权不够明晰,政府和企业权责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做好深化企业改革工作。

  要走出误区,增强企业改革的自觉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理论问题的重大突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思想进一步解放。现在,姓社姓资的议论没有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进一步深入人心,束缚改革的思想枷锁少了,改革的环境好了,职工对于改革的承受能力也增强了,应该说,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具备了前提条件。但是,改革要深化,还是有一些思想阻力。特别是要在产权制度改革上搞突破,主要是对于国有资本的退出方面认识上存在着一定误区,需要澄清。

  一是改革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为此,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资产流动不能混同于资产流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进入市场,在市场机制下进行流动、重组、优化配置,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国有资本要从国有企业中退中,退出是流动不是流失,退出是有流不是失,是流而不失。退出之后,资产还在,不是没有了,有的是还债务,有的是流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流向有规模、有效益、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企业,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获取更大效益。二是支付改革成本不能视为资产流失。改革是要付出成本的。无论什么事,都是需要一定成本的,如企业改革一般需要买断优惠,期股配售等。如果不支付改革成本,改革就难以深化,这是一个长痛与短痛的问题。三是是要素置换不能认为是资产流失。改革分配制度,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也一直在把该制度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

  二是改革会不会损害职工群众利益。改革是利益格局的调整,难免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要知道,对谁的利益都不触动,改革将无法进行。但改革不是必然要损害职工群众利益。首先,产权制度改革是要增加职工群众收入,致富职工。其次,我们应该着眼于根本、着眼于发展来研究问题。改革过程中肯定会有阵痛,企业要实现精兵简政,没有这个阵痛,也就没有企业的新生。要教育干部职工增强改革意识、市场意识,要转变就业观念,转变官本位思想。要做思想工作,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使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改革的承受能力,改革总体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行业上来说是要促进卷烟上水平,必须要牢牢记住和深刻领会。

  三是改革会不会造成地区经济萎缩。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改革肯定是会有得即有失。改革需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思想,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改革不走也得走的问题。我们要坚持把通过改革退出的资本投向各个领域行业发展有牵动,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牵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而不应该抱残守缺。

  要正确理解改革的精神实质,把思想统一到改革的大方向上来。

  正确的思路是科学出路的前提和基础。必须认识到,在改革上,不论什么形式的改革都需要突破难点,为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要坚持职工是改革的主体,改革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改革能否成功,除了思路对头,政策对头之外,重要的环节或者说是关节点就是看群众基础能不能发动起来,能不能调动职工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没有职工群众参与,得不到职工群众的参与,得不到职工群众的拥护,改革就会夭折。因此,改革要坚持按程序办事。二是要实行民主,充分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充分尊重群众的选择。包括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措施的实施,都应该尊重职工群众的选择,赢得职工群众的支持。三是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引入竞争机制。要坚持实事求是,鼓励实践探索。要提倡创新精神,用活用足国家法规和行业出台的各项政策,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在改革上,既要鼓励创造,又要增进交流和沟通,及时总结经验。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改革健康推进。

  企业改革是经济问题,也是体制问题。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要深入宣传发动,努力形成共识。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实践靠舆论引导。思想发动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深化改革,要讲清意义、办法,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深化的共识。一是要统一各级领导的认识,改革没有领导的重视,没有领导的决心,没有领导的参与和指导,断然不能成功,要把解决领导认识放在第一位,加强学习。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向职工群众宣讲改革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